bv伟德国际体育
研究生园地

学术《土壤生态与环境》专业选修课–翟胜

来源:bv伟德国际体育伟德BETVlCTOR1946环境与规划学院  发布日期:2016-11-02  浏览:

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

课程编号       01410110           

课程名称       土壤生态与环境     

撰写人(签名)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所在单位       环境与规划学院     

伟德BETVlCTOR1946研究生处制

课程编号

01410110

课程名称

(中文)  土壤生态与环境
(英文)  Soil Eco-environment

 

 

1.课程总学分:2   课程总学时:32  (课内学时:32  实验学时: 0 )
2.课程类别:专业选修课
3.适用专业:自然地理学
4.预修课程:自然地理学、土壤学、生态学
5.推荐教材:陈怀满,《环境土壤学》,科学出版社,2010.
6.考核方式:考查,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%,课程论文占70%;
7.教学方式: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采用引导式、启发式、互动式教学模式,辅以课堂讨论。
8、开课学期:2016年第2学期

教学

目的

要求

土壤生态与环境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、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,它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、土壤与水和大气质量的关系、土壤元素丰缺与人类健康的关系、土壤与其它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、土壤质量的保护与改善等土壤环境工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,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。

 
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正确理解土壤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,掌握土壤基本组成、性质,熟悉不同类型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,了解土壤环境质量调控和改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。

 

(包括章节、重点、难点、课时分配、相应章节内容的教学方式)

 

第一部分  土壤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(4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掌握土壤圈的概念与功能

2.熟悉环境污染与土壤污染的含义

3.掌握土壤质量及其评估

(二)教学内容

1. 土壤的定义、土壤的特征、土壤圈的概念、土壤圈的功能。

2. 土壤污染定义、土壤污染特点、土壤污染源、土壤污染类型、土壤污染防治。

3. 土壤质量的含义、土壤肥力质量、土壤环境质量、土壤质量的评估。

4. 土壤质量与水质、土壤与大气环境质量、土壤与作物品质、土壤与人体和动物健康。

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土壤、土壤圈的概念、土壤的特征、土壤圈的功能。

2.难点:土壤污染、土壤污染特点、土壤污染源解析。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辅以课堂讨论。

第二部分 土壤的基本组成、性质(10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

2.熟悉土壤的性质

3.掌握土壤的形成、分类与分布

4.掌握土壤环境及其功能

(二)教学内容

1. 土壤矿物质、土壤有机质、土壤生物、土壤水、土壤空气。

2. 土壤物理性质、土壤化学性质、土壤生物学性质。

3. 土壤形成因素、土壤形成过程、土壤剖面分化与特征。

4. 土壤缓冲性、土壤自净功能

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土壤矿物质、土壤有机质、土壤水、土壤空气、土壤形成因素、土壤形成过程、土壤缓冲性、土壤自净功能。

2.难点:土壤有机质、土壤水、土壤形成因素、土壤形成过程。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辅以课堂讨论。

第三部分  土壤中碳、氮与环境质量(4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

2.掌握土壤氮素管理与环境质量

 

 

 

 

(二)教学内容

1.土壤有机碳库、土壤碳的形态与活性、土壤碳的分解与转化、土壤碳库与甲烷、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。

2.土壤中氮的含量和形态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、土壤氮素管理与环境质量。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土壤有机碳库、土壤碳的形态与活性、土壤碳的分解与转化。

2.难点:土壤碳的分解与转化、土壤碳库与甲烷、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。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辅以课堂讨论,查阅并分析文献资料。

第四部分  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环境质量2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熟悉土壤中的重金属

2.了解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负载容量

3.掌握重金属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

4.了解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与环境质量

5.熟悉土壤中污染物的交互作用

(二)教学内容

1.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来源、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、控制土壤中重金属溶解度的主要反应。

2.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负载容量

3.重金属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

重金属对土壤肥力的影响、重金属的植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、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、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影响。

4.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与环境质量

5.土壤中污染物的交互作用

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来源、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、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负载容量。

2.难点: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、控制土壤中重金属溶解度的主要反应。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查阅分析文献资料进行课堂讨论。

第五部分 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与环境质量2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熟悉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种类

2.了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

3.掌握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环境质量

4.了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展望

(二)教学内容

1.农药、多环芳烃类、多氯联苯、二噁英、石油类污染物、其他重要的有机污染物。

2.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、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、土壤中农药的结合残留。

3.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效应与环境质量

4.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展望

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特性、危害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。

2.难点: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辅以课堂讨论。

第六部分  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与环境2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熟悉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

2.了解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植物效应

3.掌握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

(二)教学内容

1.放射性和放射性污染、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、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、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行为。

2.植物吸收的途径、影响植物根系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因素、植物吸收放射性污染物的调控。

3.放射性核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原理、侵蚀示踪技术的基本方法、侵蚀示踪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前景。

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放射性和放射性污染、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、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。

2.难点:植物吸收的途径、影响植物根系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因素。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辅以课堂讨论。

第七部分  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8学时)

(一)目的与要求

1.了解土壤的自然演变与退化

2.掌握土壤侵蚀与环境质量

3.熟悉荒漠化过程中的土壤和环境质量变化

4.掌握土壤酸化与环境质量

5.了解土壤盐渍化

(二)教学内容

1.土壤变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、人为导致的土壤退化。

2.土壤水蚀与及其影响因子、土壤水蚀的估计和预测、土壤水蚀对环境质量的影响。

3.荒漠化及其影响、荒漠化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子、荒漠化评价的土壤和环境指标。

4.土壤酸化过程的形成和实质、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、土壤酸化的环境效应。

5.土壤盐渍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、盐渍化土壤的管理。

(三)重点、难点

1.重点:土壤水蚀与及其影响因子、荒漠化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子、土壤酸化过程的形成和实质、土壤盐渍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、

2.难点:土壤酸化、盐渍化的环境效应及调控。

(四)教学方式

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为辅,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前沿。

教学

实践

环节

 

 

1、孙铁珩等,《土壤污染形成机理与修复技术》,科学出版社,2005.

2、洪坚平,《土壤污染与防治》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1.

3、牟树森,《环境土壤学》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5.

4、夏立江,王宏康,《土壤污染及其防治》,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,2001.

5、黄昌勇,《土壤学》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0.

6、张风荣,《土壤地理学》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2.

7、孙铁珩等,《土壤污染形成机理与修复技术》,科学出版社,2005.

需说

明的

其他

问题

建议参考一下期刊:《PEDOSPHERE》、《SOIL SCIENCE》、《SOIL BIOL BIOCHEM》、《PLANT SOIL》、《BIOL FERT SOILS》、 《APPL SOIL ECOL》、《WATER AIR SOIL POLL》、

《PLANT SOIL ENVIRON》、《SOIL SCI PLANT NUTR》、《SOIL RES》、《生态学报》《J SOIL SCI PLANT NUT》、《土壤学报》、《土壤》、《环境污染与防治》、《环境科学学报》

《土壤通报》、《环境科学》、《环境科学与技术》、《生态环境学报》、《农业环境学报》、《环境工程》。

学位

点审

核意

 

 

学位点负责人签字:

年    月    日

(部)

 

 

学院(部)领导签字(公章):

年    月    日

 

 

领导签字(公章):

年    月    日

 

【上一篇】 没有了

【下一篇】 环境与规划学院成功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